张春霖:以公平竞争塑造“国退民进”
無論總統是誰當,麥康諾率領的參議院都不會輕易放過民主黨。
如何和不講理的老婆相處?老公此生最大的專案管理,兩性,溝通,夫妻,相處],author_key:bookdigest,author_name:精選書摘,category_key:gender,category_name:性別,type_key:book-digest,type_name:書摘,channel_key:[],channel_name:[]}} 「妳一整天都在抱孩子啊?那難怪會腰痛,真是辛苦妳了。希望各位人夫們能把「餵奶期間就是這樣,這沒辦法」當成咒語般唸誦,努力熬過這段時期。
相關書摘 ▶《老公使用說明書》:只開口不做事的老公,就跟要求別人「幫我擦屁股」一樣噁心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《老婆使用說明書:腦科學專家教的——夫婦善哉70年聖經。如何和不講理的老婆相處?老公此生最大的專案管理。是以為問題出在「抱小孩」,故提出「不抱小孩」為解決方案。則以為問題出在「腰痛」,並針對腰痛提出解決方案。連十年前的舊帳都翻出來給你講。
老公不斷地被老婆的流彈擊中,漸漸連抗辯的力氣都沒有。雖然假裝有同理心對男性腦來說壓力很大,但總比踩到地雷讓老婆哭一整晚要好得多,而且還可能被記仇一輩子。珊蒂深知「幼稚的是想像病一定更接近愛,才把愛的痛苦假裝成病」,卻還是義無反顧跳了進去,沒病的皮膚為了愛人醫美雷射,換來「雖然好痛好可憐,但好像真的變年輕了。
可真需要山地情歌,「排灣鄧麗君」蔡美雲堅硬如石,「如果我是鳳飛飛,哥哥你一定會要我」,明知不是的幽恨,還有一種文化位階的隱隱然,但怎麼樣都得美麗,於是小馬路倒同志酒吧Abrazo,「站起來笑笑說沒關係,我很好我很好。」報告長官,手持娘娘槍,辣殺四方。」然後得到溫柔但遲疑的微笑。但小羊聽聞馬翊航的原住民身分,像是看見稀有品種的獵奇,不斷呼喊他為「小外國人」,馬翊航寫出諷刺:「我應該要唱一首《風中奇緣》的主題曲嗎?」於是他決定面無表情,唱小羊最喜歡的蔡琴的〈傷心小站〉作為「被異國情調」的抗議,聲音不大不小,只需要被聽見而已。
二十一世紀見怪不怪,說來就來,殖民與大國心態還是幽靈無所不在。馬翊航作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原住民青年,儘管奔波城市的昏忙,可好像只要他的山地長在胸口,時時就能返家。
表面服從軍令,內心竄改口號,不只要優雅個人的逃逸,〈試問,單兵如何處置〉援引唐捐與黃湯姆對「入伍」、「退伍」靈魂的討論,拒絕成為被輕易招降的兵,辣妹的精神答數是「端莊。在台北藝術大學開的通識課程是「不只是山海: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與文化」,年輕時讀孫大川《久久酒一次》與夏曼・藍波安《八代灣的神話》,聽(長得像父親的)胡德夫、天后張惠妹的歌,對著老師說:「老師,你聽過陸森寶嗎?他是我們卑南族很偉大的音樂家捏』」後來妤恒鼓起勇氣向導師求助──「我媽媽好像有憂鬱症,學校有沒有資源可以幫助他?」老師卻建議妤恒搬家,以學測為重。你一放手,可能真的就放了,所以要不斷關心他。
對方想自殺的時候,你要去陪他討論這件事。或是會想拿地契去借錢,以及有藏藥等行為。「那次我決定再次封閉我的心,不信任任何人,也不想要求助。「你可以做的就是陪伴、傾聽。
」 妤恒自認不是好的傾聽者,而是常給太多具體建議的行動派。」 妤恒認為,不要反駁是最難的。
作為女性,我出社會後就覺得,其實職業婦女要做的事情很多,已經很累了,還不被自己的丈夫諒解。「因為當他陷入非常憂鬱的時候,他講的東西可能比較沒條理,你不要去糾正他,讓對方知道你有聽進去就好。
我有時候會想,如果我國小就知道這件事,或家裡的人有好好去處理,或是我媽媽那時候有去諮商,有好好治療、服藥的話,那些傷害根本不會那麼大⋯⋯ 在演講「有個憂鬱症怪獸,名叫小鬱」與專訪中,《小鬱亂入》作者林妤恒感慨地提到,由於家中長輩不理解乃至畏懼精神疾病,導致患有躁鬱症的母親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期。而隨著對精神疾病的理解漸增,母女關係有了改變,妤恒也意外成為助人者。」感到孤立無援的妤恒,也因此對母親有許多無法理解與諒解的地方。妤恒說:「那時候覺得我做小鬱亂入,有這個責任,我就會一個一個回,一直到有人說『我等下要去跳樓』,然後他就沒有回了。你想想看,你現在不能講這些,然後你朋友來找你抱怨,你要講什麼?這是需要訓練的。Photo Credit: 小鬱亂入 陪伴者的難題:該幫多少,又要如何幫? 妤恒表示,即便他曾寫過〈如何面對憂鬱症患者:五件你可以做的事〉,但是當真的要實踐時又是另一回事,所以他會時不時回頭複習文章中的陪伴要點。
」 妤恒提到,面對憂鬱症者時,有三大需要時時複習的概念:不鼓勵,不責備,不反駁。還有吃好吃的東西,有篇文章就提到七種療癒的食物⋯⋯」 「你照顧好自己,對他也是一個照顧,讓他身邊有一個精神狀態比較好的人可以陪伴。
」 而當陪伴者承接過多負面情緒,自身的心理狀態多少也會受影響,要如何抒發自己的情緒? 妤恒表示:「第一個是平常要培養興趣,去做你會開心的事,讓接收到的憂鬱情緒散掉。作者:SyndAvant(採訪:游家權|攝影:Achó|核稿:王瑀) 「如果有人跟我說要早點求助,也許真的會不一樣」 媽媽在我國小五年級的時候就發病了,到現在已經10年,後來的治療一定是延誤了。
當小鬱亂入較為人所知後,各種求助訊息如雪片般飛來,巔峰時期,每天多達十幾人私訊求助粉專,包括來訊者想自殺、自己或親友有精神疾病,但當事人不知道如何是好等棘手內容。而因為家人過往對精神疾病不甚理解,讓這個議題成為妤恒家中多年來不能說的秘密。
而這個發生在至親身上的遺憾,或許成了妤恒長期投入精神疾病去汙名化與學習成為陪伴者的動力。」 妤恒認為,陪伴時最難做到的是「不要不理他」。第二個是運動,或是你再去找一個人分享,你說出口也會有幫助,但不要全然就是丟垃圾。如果你不是學生的話,可以去提供免費心理諮商的心理衛生中心。
在照顧別人之前,你要先把自己給顧好。妤恒說,首先要鼓勵被「小鬱亂入」的朋友就醫,不要嘗試自己去幫他「復原」,因為非專業者常會操之過急,弄得自己心累,對方的壓力也更大。
完成《小鬱亂入》後,他默默把書放在廁所和桌上,讓家內氣氛漸漸有了改善,妤恒母親也開始跟他聊起吃藥的感受,或是身為女性,在社會上經歷的事為什麼會讓他陷入低潮等等。」妤恒國中時,母親處在躁鬱症中低潮的鬱期,無力打理家務,甚至曾用壞掉的食物給妤恒當早餐。
諮商師跟他說,「其實那些人不是你的責任,你甚至連他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。這時候你要有耐心,不要賭氣說『好啊,你就不理我,我也不要理你』。
我那時候每兩三天就會說『你還好嗎?吃飯了嗎?』就算他沒有回,我猜他還是看得到訊息,不要放棄關心他。當你承受不了的時候,可以去找心理師諮商。「好朋友得憂鬱症的時候,他會說我覺得最近很低潮,然後消失一兩個禮拜,你怎麼私訊或打電話,他都不回。現在想想,這些都是人生中很大的轉變。
還有婆媳問題、養小孩的壓力⋯⋯我媽以前是室內設計師,但生了小孩後就辭掉工作。」 對於母親的狀況,妤恒的長輩抱持「家醜不能外揚」的態度,「像我阿嬤就會說『你千萬不可以讓別人知道你媽媽跟別人不一樣。
被吵醒而睡不好的妤恒,只能在上課時打瞌睡補眠,結果被老師訓誡「你怎麼一直睡啊?考不上好大學,你的人生就毀了。直到大學製作「小鬱亂入」時訪談母親,妤恒才得知他並非憂鬱症。
我想說完了,他如果去世了,是不是我的問題?」 這些其實是需要心理工作者處理的專業難題,讓深感無力負荷的妤恒前去求助輔導室。」 轉念後的妤恒,將小鬱亂入調整成轉介心理衛生資訊的平台,讓自己暫時獲得喘息。
评论列表